变形记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从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臭虫。

卡夫卡·《变形记》

在文学评论当中一般把卡夫卡的《变形记》评价为荒诞派文学的代表作。

荒诞派文学有这么几个特点:

  1. 『荒诞』作为艺术的表现手段,整体荒诞而细节真实;
  2. 艺术手段上的夸张变形是极端化的主题需求,通过『荒诞』的手段来达到更本质的真实。

在《变形记》中,人变成臭虫这一设定显然是荒诞的,这种事在现实生活中绝不可能发生,的确够荒诞。然而类似此类的变形我们在中西方文学作品中并不少见,《白蛇传》中有人变蛇,《聊斋》里有人变狐狸,而我们并不会把这类作品划分为荒诞派。

那么真正荒诞的地方在哪呢?我们试想一下,要是有一天我们身边的亲人,比如自己的爷爷突然变成了一只臭虫,我们会想什么?首先肯定是惊奇,接着呢?肯定会问『为什么爷爷会变成臭虫』以及『怎样把他变回来』。那再看看格里高尔的家人,他们在确定儿子变成臭虫之后完全没有采取任何帮助儿子变回人的行动。所以,格里高尔的家人们的反应,他们的无动于衷才是这个故事最荒诞的地方。

如果我们把格里高尔家人对臭虫的态度梳理一番,我们会发现每个人的态度都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变化,而这变化正是随着格里高尔对家庭作用的不同而变化的。

当格里高尔是家中的顶梁柱、唯一的经济来源时,家里人对他的反常表现是非常关心的,一家人都极力为他解释,就连平时语气强硬的父亲也不例外。可是格里高尔一直保持着虫形,家里经济每况愈下,大家都忙于生计时,他就渐渐地被家里人视为累赘。而当格里高尔吓跑了房客之后,连最亲近他的妹妹也终于忍不住了,要赶走他。格里高尔死后,一家人如释重负,纷纷请假出去郊游散心,对他们来说这仿佛是一件喜事。

从格里高尔变成虫子到死亡,短短的几天时间里,这一家人完全不像失去了宝贝儿子的样子。我们不由得要问:这种心态真的正常吗?现实生活中的人不用担心自己会变成臭虫,但是他们的家人是否也会出现这样的荒诞心态呢?

我们来看看格里高尔变成虫子之后他发生了哪些变化:失去语言能力、没有收入来源、需要人照顾。这和我们现实当中哪一种情况最为相似呢?生病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确实永远不可能变成虫子,但是我们绝对有可能会生病。

如果我们变成病人,我们一无是处,并且成为家里人的累赘,我们身边最亲的人对待我们的态度会不会像格里高尔的家人们一样?

前面说到了荒诞派文学的整体荒诞而细节真实的特点,具体到这个文本,人变成臭虫是荒诞的,但家人对待这个事件的反应是真实的。当一个人由顶梁柱变成绝症病人,,他的家人最初一定是关心、同情的,但当家庭负担越来越重,这个病人渐渐被视为累赘时,家人的厌烦情绪和埋怨就会产生,而当病人成为家人开始新生活最大的障碍时,家人们甚至恨不得他赶快消失。

整个作品当中,真正变形的,其实是人与其所处的社会关系、与其家人之间的关系,通过变形而真正的颠覆了。

现实中我们受到文化、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并不会察觉出这种关系的异化,卡夫卡通过荒诞的表现手法,揭示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本质,一种异化了的真相。

真相使我感到悲哀。